学院动态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学院动态 > 新闻动态

西京学院教师赴府谷调研天漠杂粮 助力产教融合与地方产业振兴

发布时间:2025-10-08 浏览量: 作者:唐树艺 刘芫

国庆期间商学院数字商务系主任丁爱芹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主任倪恒,以及专任教师刘芫、唐树艺一行,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天漠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实地调研。调研组深入生产一线与种植基地,与企业负责人岳永平座谈交流,重点围绕府谷黄米产业的品牌建设、数字化营销及产教融合展开研讨,共同探索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路径。

府谷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,是“中国黄米之乡”,糜谷种植历史悠久,品质优良。近年来,当地政府依托独特的农产品资源优势,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品牌化、产业化转型,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。

企业介绍:一粒黄米的创新之路

府谷天漠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,是府谷县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。公司以府谷优质糜谷为原料,建有现代化加工车间和万亩原粮种植基地,形成“种植—加工—销售”产业链。近年来,企业在黄米深加工领域创新,自主研发工艺与设备,推出黄米油糕等系列产品,向品牌化、精细化转型。公司探索数字营销渠道,通过电商销售拓宽市场,注重文化赋能与品牌传播,让“府谷黄米”走出陕北、走向更广阔市场。

座谈交流:探寻产业升级与人才合作新契机

调研活动先在天漠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座谈会,公司负责人岳永平介绍创业初心与企业发展历程。他因热爱家乡和土地选择从事黄米加工,称“府谷黄米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,希望让更多人记住”。谈到企业发展,岳永平表示府谷糜子营养价值高、适应性强,是潜力大的健康食品原料,但因加工工艺落后、品牌意识薄弱,产品附加值低、市场影响力有限。他坦言,企业在人才引进、品牌年轻化传播与数字营销等方面面临挑战,年轻消费群体品牌认知度低,市场拓展受阻。对此,岳永平希望借助高校科研力量和学生创新思维,探索短视频营销等新传播方式与产品表达形式。

座谈中,西京学院教师团队结合数字商务和大数据专业优势,针对企业在品牌策划、电商推广、消费者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痛点提出了多项建设性建议。双方一致认为,校企合作能有效促进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型,为传统品牌注入新的活力。

参观车间:看传统产业如何实现现代转型

座谈结束调研组参观了黄米加工生产车间。车间内,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,从脱壳、研磨到包装形成了一体化流程。岳永平介绍说,公司多台关键设备均由公司自主改进研发,在保持黄米营养成分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
调研组还现场了解了企业推出的黄米油糕、黄米锅巴、黄米月饼等产品,这些产品在保留传统口感的同时融入现代工艺,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品牌雏形。

走进田间:在糜子田中体悟产业根基与品格力量

调研组来到府谷糜谷种植基地。秋风吹拂下,金色的谷穗随风摇曳,丘陵之间一片丰收景象。岳永平边走边讲解糜谷的生长特点与生态优势:“府谷糜子分为粳性和糯性两类,耐旱耐贫瘠、产量高、营养丰富,是黄土坡上最适合发展的作物之一。”

谈及糜子特性时,他意味深长地说:“成熟的糜子穗因籽粒饱满而低垂,而野糜子却高扬着头,籽粒却稀疏干瘪。”这一朴实的比喻让在场教师深有感触——这不仅是对作物特性的描述,更隐喻着脚踏实地、虚心求实的实干精神。这种源于田野的智慧,正是高校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最鲜活的素材。

教师们在田间认真记录,对府谷黄米从种植、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有了更直观地理解,也在糜子田中体悟到产业发展与精神品格的内在共鸣。

签订协议:共建数字营销产教融合实践基地

调研结束前,西京学院与府谷天漠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《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合作协议》,双方决定共同建设“府谷黄米数字营销产教融合实践基地”。该基地将面向学生开放实训实习机会,同时为企业提供品牌策划、市场推广和数字转型支持,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。

“我们希望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现场,让学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中学习、思考与创新。”调研教师代表表示。岳永平也指出,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不仅能引入新思路和技术力量,更能让传统产业焕发年轻活力,“年轻人有创意,高校有资源,我们希望携手把府谷黄米打造成有故事、有温度的地方品牌。”


图/唐树艺   刘芫


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

Copyright © 2020 Xi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. 陕ICP备0500271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