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6日下午,商学院举办的“悦读·悦享”读书分享会在2128教室如期举行。本次活动以“分享·对话·成长”为主题,围绕《病隙碎笔》《平凡的世界》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三部经典著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吸引众多学子积极参与。窗外春意融融,室内书香弥漫,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,文学的力量在共鸣中传递。此次活动由电子商务B2202班的孙元康同学主持。
以文字叩问生命:《病隙碎笔》的哲思之旅
电子商务B2402班何玟萱以史铁生的《病隙碎笔》为引,开启了首场分享。她结合书中“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”这一主题,从作者与疾病抗争的视角切入,剖析了书中关于信仰、命运与爱的辩证思考。“史铁生说,‘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,而在向内的建立’,这种向内求索的态度,或许正是当代青年应对焦虑的解药。”她的发言引发了现场同学的共鸣。
在互动环节,有同学提出疑问:“如果命运给予我们无法承受之重,该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热爱?”何玟萱以书中“爱是唯一的救赎”为回应,结合校园心理互助案例,呼吁大家“在困境中学会与自我对话,用精神的丰盈对抗现实的荒芜”。
平凡中的史诗:《平凡的世界》照见奋斗之光
2024级金融科技专业的杨海叙同学以“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”为主题,对《平凡的世界》进行了深入解读。他通过对孙少安、孙少平兄弟奋斗历程的比较分析,提炼出路遥先生笔下“在苦难中绽放的希望之花”这一核心理念。杨海叙指出,孙少平在矿井深处的坚韧不拔、田晓霞的理想主义情怀,不仅映射了时代的特征,也反映了每个普通人追求自我价值的普遍现象。在其讲述过程中,杨海叙巧妙地将乡村振兴、职业规划等现实问题与经典文学作品相联系,使得这部经典作品与当代青年的成长经历紧密相扣。
破茧成蝶的力量: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重构教育意义
国际经济与贸易B2301班的窦晨悦同学,以塔拉·韦斯特弗的成长历程为主线,深入解读了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一书。她通过对主人公从山野少女蜕变为剑桥博士的历程进行剖析,深刻指出:“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,更是突破认知界限的勇气之体现。”结合书中“即使深爱一个人,也可能选择离他而去”的核心思想,她探讨了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,并分享了自己跨学科学习的心得体会:“真正的教育,赋予我们洞察更多可能性的视野。”
总结:阅读是终身的修行
活动尾声,辅导员侯瑞婷从“为何阅读经典”和“如何深入阅读”两个角度进行了概括性总结。她以三部作品的共性为切入点,阐述道:“《病隙碎笔》教会我们苦难与和解,《平凡的世界》赋予我们奋斗的勇气,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则阐释了教育的深远意义——这三部作品共同构成了青年精神成长的三个维度。”
在讨论阅读技巧时,她向同学们提出了“深入挖掘文本核心,同时将书籍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”的建议,并推荐了《我要快乐,不必正常》《人生》《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》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四部扩展阅读材料。“阅读不应成为逃避现实的避难所,而应成为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。”
这场春天的书香之约,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,更是一次精神的远行。正如黑塞所言,“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,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。”商学院将持续推进“书香校园”建设,使阅读成为青年成长的底蕴,确保经典的力量在世代传承中永续流传。
图/侯瑞婷